从医二十余年,每次在门诊遇到因服用偏方延误治疗的肿瘤患者,谢琳主任都既心疼又无奈。作为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专家,谢琳主任必须再次郑重提醒大众:肿瘤治疗没有捷径,那些所谓 “一贴根治”“无毒无副作用”的偏方,往往暗藏风险。
谢琳主任: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,《黄帝内经》强调“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随证治之”。同是肺癌,痰湿阻肺与气阴两虚的证型用药截然不同,偏方却无视个体差异,用固定配方应对所有患者,这本身就违背中医基本理论。
临床常见的偏方风险有三类:一是含马钱子、斑蝥等剧毒成分,直接损伤肝肾功能;二是过度使用苦寒药物,导致脾胃衰败,影响后续治疗;三是完全替代规范治疗,错失最佳干预时机。
曾有位胃癌患者,服用“蟾蜍煮鸡蛋” 偏方后出现严重呕吐便血。中医确实会用蟾皮入药,但需炮制去毒,且必须配伍护胃药物,绝非简单煮食。《本草纲目》明确记载 “毒药攻邪,五谷为养”,强调攻邪需兼顾扶正,这正是偏方最容易忽视的原则。
谢琳主任:肿瘤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,中医的价值在于与手术、放化疗协同,通过健脾益气、养阴生津等方法减轻副作用,改善生活质量。临床数据显示,接受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,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所降低。但这一切的前提是,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,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方案。
谢琳主任理解患者急于康复的心情,但治病如同治水,需疏浚结合而非蛮干。建议肿瘤患者:
① 任何偏方使用前务必咨询主治医生;
② 查看药材是否经过炮制加工;
③ 出现恶心、皮疹等不适立即停用;
④ 定期复查评估病情,不被“见效快”的虚假宣传迷惑。
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谢琳主任指出: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,在于整体调治、辨证分析,而非偏方的盲目尝试。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擦亮眼睛,选择科学规范的治疗路径,这才是走向康复的根本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