肿瘤免疫治疗被视为抗瘤“新希望”,但皮疹、乏力、恶心等副作用却让部分患者被迫中断治疗。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陈小平主任说:“中医调和法能减轻免疫治疗不良反应,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疗程。”
中医对药物引发的不适早有认识,陈小平主任解释:免疫治疗如同“外来干预”,易打破机体平衡,引发 “药毒” 反应,导致脏腑功能失调,针对免疫治疗副作用,中医以 “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” 为核心:
皮疹瘙痒:
采用 “凉血解毒” 之法,常选用赤芍、紫草、地肤子等药材。《本草纲目》记载地肤子 “去皮肤中热气,散恶疮”,可有效缓解皮肤红肿、瘙痒等症状。
神疲乏力:
多因正气受损,气血不足。重用黄芪、白术、茯苓等药材,黄芪补气升阳,白术健脾燥湿,茯苓利水渗湿,三药配伍,如同为虚弱的身体 “充电”,改善乏力症状。
恶心呕吐:
以 “和胃降逆” 为原则,常用生姜、半夏、陈皮。生姜温中止呕,《医学启源》称其 “温中去湿”;半夏燥湿化痰、降逆止呕,搭配理气的陈皮,能快速缓解胃肠不适。
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陈小平主任总结指出:接受中医调和法干预的患者,免疫治疗副作用发生率降低,因副作用导致的治疗中断率明显下降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患者食欲、睡眠等整体状态改善,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。
同时,假如您需要帮助,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详细信息,稍后专业人士会联系您:
注意:本文列举出现的所有中药材或方剂只是举例说明,患者朋友不可私自抓药服用,任何治疗方法都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随意尝试。
注:图片来源为ai生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