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流传“红豆杉泡水可抗癌”的说法,不少肿瘤患者将其视为“救命稻草”。对此,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陈中刚主任明确指出:“红豆杉虽含抗肿瘤成分,但直接泡水饮用不仅难以发挥作用,还可能引发毒副作用,需科学认知。”
从中医古籍记载来看,红豆杉在《本草推陈》中被提及“治疥癣”,其性味苦寒,归肾经,传统用于外用收敛止血,从未有内服抗肿瘤的记载。
现代研究发现,红豆杉的树皮、枝叶中含紫杉醇,这种成分确实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,但需经过复杂的工业提取、纯化,且需严格控制剂量与给药方式才能用于临床。
陈中刚主任强调:直接用红豆杉泡水存在三大问题:
其一,紫杉醇难溶于水,泡水后析出量微乎其微,无法达到有效浓度;其二,红豆杉含紫杉碱等有毒成分,长期饮用会损伤脾胃,导致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《本草纲目》曾警示 “苦寒之品,过服伤胃”;其三,肿瘤患者体质多虚弱,而红豆杉性寒,易加重虚寒体质,违背中医 “扶正祛邪” 的治疗原则。
中医治疗肿瘤讲究辨证施治,陈中刚主任指出:真正的抗肿瘤调治需结合患者体质:如气虚者需补气健脾,选用黄芪、党参等;阴虚者需滋阴润燥,采用麦冬、玉竹等。这些药材经过千百年临床验证,安全性与配伍规律明确,远非单一红豆杉泡水可比。
对于肿瘤患者,成都海大中医肿瘤医院陈中刚主任建议:切勿轻信民间偏方,如需使用中草药调治,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,根据“寒热虚实”辨证用药。
同时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,才是维护身体正气的根本,这也契合《黄帝内经》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的养生思想。
总之,红豆杉泡水抗癌缺乏科学依据,盲目饮用风险大于收益。肿瘤治疗需依靠规范医疗手段,中医调治亦需遵循专业指导,才能真正实现“扶正祛邪”的目的。